
《隸辨》是清代顧藹吉所编撰的隶书字典,以收录汉代及魏晋碑碣的隶字之不同写法为主,按作者在序中所说:「为解经作也。字不辨则经不解,古文邈矣。汉人传经多用隶写,变隶为楷益失本真…」。其为清代石刻著录中纂字类书籍集字最完备的一部书。
该书所收录之字均摹写自碑文(除卷第六偏旁之字外),共计 1,0216 字。「TypeLand 隸辨隸書體」根据 Unicode 编码,最大限度的收录了 4553 个字,并将全书汉字编入 PUA。所有汉字一览请参阅样张「『TypeLand 隸辨隸書體』完整版與試用版收錄漢字一覽」。
隶书是汉字进化历程中重要的一环,上承小篆,下启楷体,其写法多样性,对汉字造成了深远的影响。如今可以看到一些比如甲骨文、金文、小篆等的古文字字体或集字研究,但惟独没有隶书(指真正的隶书字体,而非现代的「伪隶」)。希望「TypeLand 隸辨隸書體」可以为小学研究注入新的活力。 |
|